逐梦太空接续奋斗不负年华不负时代——记“神十四”乘组返回后首次记者见面会
逐梦太空接续奋斗 不负年华不负时代,——记“神十四”乘组返回后首次记者见面会
“执行任务这半年,感受就是繁忙而充实,孤单但不孤独。”作为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的指令长,陈冬这样概括自己太空出差6个月的感受。2月17日,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75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现场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 张兆都 摄在轨飞行6个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被称为“最忙乘组”。他们迎来了问天、梦天实验舱,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3次出舱,1次太空授课,“可以说每一天都安排得很满”。183个日夜,4392个小时,在地面工作人员的精心支持与保障下,3位航天员有太多难忘的时刻、太多自豪的瞬间。高光时刻:为太空胜利会师点赞在这次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经历并创造了很多“首次”。2022年11月,我国首次实现了空间站6个型号舱段组合体结构和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这是足以载入中国航天史的一刻——在400公里外的太空中,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乘组胜利会师,他们在问天实验舱拍了一张全家福,大家一起举手点赞。“这不仅是乘组太空会师的全家福,也是中国载人航天30年踔厉奋发,无数航天人不负时代、不负华年的最好见证。”刘洋激动地说。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乘组太空胜利会师 (资料图)那一刻的激动3位航天员铭记于心:在空间站观看神舟十五号发射直播时手掌都拍红了;对接之前本可以睡一会儿,却兴奋得睡意全无。“开门的时候,我先打开了空间站的舱门,当通过舷窗看到了费师兄,费师兄在招手,他们把舱门也打开了,我们面对面,距离不到2米,我就一直张开双臂,欢迎他们进家。”陈冬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费师兄飘进来之后,我们就紧紧拥抱在一起,如果在地面肯定要跳起来,太空只能是抱了又抱。”“在轨交接有何感受?和地面交接有何不同?”见面会现场,“学习强国”记者向航天员刘洋发出提问。“与地面交接相比,在轨交接会更加直观、更加全面、更加细致。”刘洋详细介绍道,一方面他们细心地帮神舟十五号乘组收拾好卧室,准备好衣物和美食等生活必需品,方便战友“拎包入住”;另一方面因为需要交接的内容十分庞杂,他们还带着神舟十五号乘组巡游了新居,详细讲解每一个角落、每一项功能,手把手地把在轨生活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战友。感动瞬间:太空里的每个节日都与众不同身处太空,每一个节日都显得与众不同。在轨期间,神舟十四号乘组在中国空间站里度过了八一建军节、七夕节、中秋节、国庆节。每到节日,他们都能收到一个神秘的节日大礼包。不仅工作人员精心送出节日礼物,在神舟十四号乘组第一次在太空过中秋节之际,“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也独家策划为3位航天员送上了一份温情满满的中秋礼物——《“神十四”航天员的幸福乡愁》系列视频节目。“学习强国”将来自三位航天员亲人的思念问候、家乡的美丽巨变拍摄制作成3集视频短片上传至400公里外的中国天宫,让幸福乡愁陪伴航天员在太空度过首个中秋佳节。中秋节当天,收到温暖乡愁的神舟十四号乘组也通过“学习强国”向家乡亲人和全国人民发送了来自太空的中秋问候。《“神十四”航天员的幸福乡愁》专题报道引发了人们对航天英雄的崇敬和对中国航天的关注,中秋传统文化与硬核航天科技的浪漫碰撞,收获众多读者点赞。“作为洛阳人,我深深地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是家乡人民的培养和鼓励,才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太空去追逐梦想。”提到家乡,陈冬很是动情,“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家乡,但我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想回到家乡看望亲朋好友,看一看家乡的变化发展,品尝期待已久的家乡美食,更想当面向家乡人民表示感谢。”“第一次在太空过中秋,和同胞们天上人间共赏明月同寄相思;第一次在太空为祖国庆生,看灯火璀璨山河壮阔,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每次太空过节,刘洋都有不一样的体悟。在八一建军节时,神舟十四号乘组还收到了四川荣军院抗美援朝老兵们的祝福视频,他们一起欣赏了老兵们撰写的书法作品。当看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被凝固汽油弹烧伤致残的老兵涂泊毅,用卷曲的双手写下“奋力拼搏 航天强国”,3位航天员都被深深感动了。“唯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唯有更加努力拼搏与奋斗,才能回报老一辈革命军人的付出与牺牲。”刘洋说,在太空,他们也特意为老兵们录制了一段视频表达敬意。心声寄语:奋力拼搏 不负时代在出征前,陈冬曾鼓励家乡一批特殊教育学校的小朋友执着追梦;在见面会现场,陈冬又收到了来自家乡小朋友的画作礼物。“我清晰地记得,这群来自洛阳栾川的小朋友们坚强、勇敢、善良,我坚信,只要坚持梦想、坚持奋斗,人生就会绽放不一样的风采。”陈冬说,“还想去学校和小朋友面对面沟通交流,跟他们去谈谈梦想。”“在太空,我非常喜欢眺望我们的祖国家园,我知道,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有无数的女性正在奋力拼搏、努力追梦。尤其是新时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闪耀在各行各业的舞台上,她们的精神与事迹也一直在激励着我、鼓舞着我。”作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两次出征太空的经历鼓舞了很多女性,她鼓励女性朋友努力追梦:“我想对广大女同胞同时也是对自己说: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并与时代共同成长进步。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利益,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勇敢前行,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实现价值实现梦想,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首次执行太空任务的蔡旭哲,也是一位执着的“追梦人”。经过12年的准备出征太空,他“既高兴又自豪,但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作为新时代的航天员,我们是幸运的,有幸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由衷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蔡旭哲说,中国空间站任务是一场接力赛,他们都是这场接力赛的队员,要时刻准备接受挑选。据悉,乘组飞行正常返回后恢复期主要分为隔离恢复阶段、疗养恢复阶段、恢复观察阶段三个阶段实施。截至目前,乘组已完成前两个阶段工作。从整体来看,航天员情绪稳定、心理状态良好,体重稳定在飞行前水平,肌肉力量、耐力和运动心肺功能储备得到了进一步恢复,达到了预期效果,已全面转入恢复观察阶段。待完成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3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调整状态、放平心态,认真总结这次飞行任务的经验,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后续训练,以最好的状态站上赛场,以最好的状态跑好赛程,期待能够再次出征,飞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蔡旭哲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道出了神舟十四号3位航天员共同的心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秦丹华 张兆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