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怎么分好坏专业术语(大米怎么分辨好差)
文章目录段落:
大米的20040标准具体涵盖哪些要点
大米的GB/T 20040-2005标准(原20040标准 )涵盖多方面要点。在术语和定义方面,明确了垩白粒米、不完善粒等专业术语的定义。在分类上,将大米分为籼米、粳米、糯米三类,且每类又根据其加工精度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质量要求是重点部分。加工精度上,对各类大米的背沟、粒面留皮程度有规定。
大米执行的GB/T 20040-2005标准,全称为《地理标志产品 方正大米》。该标准规定了方正大米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在保护范围上,明确界定为黑龙江省方正县现辖行政区域。术语方面,对“方正大米”给出精准定义。要求部分涵盖多方面。
GB/T 20040是《地理标志产品 方正大米》的国家标准。这一标准对于大米有着重要意义。它规定了方正大米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在保护范围上,明确界定了只有特定产地生产的大米才能称为方正大米,保证了产品的地域特色。

包装上,要求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且要符合相关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
在加工精度方面,规定了不同等级大米的留皮、留胚程度,如特等大米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理化指标上,水分含量有明确限制,一般籼米在15%至15%,粳米在10%至10%。直链淀粉含量因品种而异,如籼米为17%至22%,粳米为15%至18%。
国家水稻一级米标准是什么?
国家水稻一级米标准详细规定了大米的加工精度,以此分为不同等级。具体标准如下: 特等米:要求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占85%以上。 一级米: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五分之一,占80%以上。 二级米: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占75%以上。
国家水稻一级米标准(按加工精度分等)是: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 l/5的占80%以上。各类大米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
国家水稻一级米标准详细规定了大米的加工精度,其中特等米的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标准一等米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标准二等米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标准三等米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2的占70%以上。
哪些大米属于有机大米,怎么看出来的?
1、GB/T 19266这种地理标志为五常大米,产自黑龙江的五常市,被称为“国内最好的大米”,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土壤和人文环境使得五常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五常大米的特点是: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米粒油量,香味浓郁。所以,买大米时一定要认准这行字GB/T 19266。
2、望:观其米,无任何杂质、灰粉、杂色米、霉病米,米粒整齐、均匀、晶莹剔透,呈尖细状。做成米饭后,米饭透明发亮,普通的长粒米为乳白色。2闻:闻其米无任何怪味、异味。成品米饭更是满室飘香。
3、识别有机大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观察米粒:有机大米无杂质、灰粉、杂色米和霉变米,米粒整齐、晶莹剔透。做成米饭后,米饭应透明发亮。闻米香:有机大米无怪味、异味,成品米饭香气四溢。搓米感受:真正的有机米质地坚韧、细腻滑润,搓后有米香,而加香精的大米香味过于浓郁。
4、响水贡米是有机大米。以下是关于有机大米的定义及判断标准的详细解释:有机大米的定义 有机大米是指在栽种稻米的过程中,使用天然有机的栽种方式,完全采用自然农耕法种出来的大米。
5、绿色大米: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大米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大米。有机大米: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大米。
判断优质大米的标准为
四种优质大米的标号分别为GB/T1926GB/T1882GB/T20040、GB/T22438。中国大米标准共有五种,包括GB/T1354普通食用商品大米,GBT19266五常大米,GBT20040方正富硒大米,GBT22438原阳黄金晴大米,GBT18824盘锦大米。
四种好大米的标准: GB/T19266:真五常大米,产自黑龙江省五常市,以优质香味和口感著称。 GB/T18824:真盘锦大米,源自辽宁省盘锦市,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优良品质受到认可。 GB/T20040:方正富硒大米,产自黑龙江省方正县,富含硒元素,有益健康。
常见的大米标准等级:特级/优质、一级/上等、二级/中等、三级/合格。特级/优质:米粒完整,色泽洁白,无杂质,口感细腻,煮熟后米粒饱满。一级/上等:米粒完整,色泽较白,杂质较少,口感较好,煮熟后米粒饱满。二级/中等:米粒基本完整,色泽稍显黄,杂质较少,口感一般,煮熟后米粒较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