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科研工作者用饱满的斗志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比拼,开展科研攻关,在治疗方法、药物、检测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拿出了不少硬核产品,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华中科大副校长、同济医学院院长陈建国——开辟科研绿色通道华中科……
武汉大学研发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新冠病毒及10类常见呼吸道病毒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组建的联合团队创新性开发的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能够大幅提升病毒阳性检出率,并能实现当天同时检测新冠病毒和其他10类4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并监测病毒突变,有助于破解临床疑似病例难以确诊的问题。据介绍,既往新冠病毒……
不久前,“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精彩上演,高质量的冰面赢得国内外选手一致点赞。对于眼前的冰面,见证了国家速滑馆从无到有的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格外自豪,“这是北京冬奥会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第三次正式制冰,中外制冰师配合越来越默契,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比赛场地制冰工作……
日前,内蒙古达拉特旗光伏发电领跑奖励基地1号项目已顺利建成完工。据悉,此项目由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所属中建中环工程有限公司通过EPC总承包工程的方式承建。据介绍,该项目装机容量69.03兆瓦,建成后与基地内一期光伏电站连成一体,占地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20亿度,产值6.2亿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沙漠……
中科院一年一度的公众科学日即将拉开帷幕今年虽然无法亲临人山人海的现场但我们邀请了神秘嘉宾与你一起嗨翻全场!他们是谁?“科学为我们铸就了抗击疫情的利剑,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对科学,我们应保有热情,坚信科学的力量!”“我从小就爱好天文,虽然最后没能从事天文研究,但对天文、对科学的热爱一直都在。我希望和大家一起推……
新基建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基础工程,是我国新形势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公共基准(以下简称“公基”)和“工作母机”(以下简称“母机”)不仅是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新基建的两大底层支撑,应高度重视“公基”和“母机”在新基建与数字经济安全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公基”是人类对自然世……
1980年1月12日,两位中国科学家登上了澳大利亚南极科考站凯西站,第一次代表中国科学界正式踏上南极大陆,也是第一次将南极大陆纳入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视野。首次登上南极考察的中国科学家 | 我国科学家董兆乾(左)、张青松(右)和澳大利亚南极局副局长Knowles Kerry博士一起在澳大利亚凯西站附近考察,引自文献……
在国务院新闻办9月30日有关奋力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负责人黄圣彪介绍道,2020年,全国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54.9万项,成交额2.8万亿元,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18.6万项,成交额1.1万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39.8%。黄圣彪说,科技创新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展示了一幅在北京故宫午门拍摄的星轨图。图中的夜空繁星闪烁,划出一道道明亮的“星轨”迹线。黄润秋说,拍摄星轨图需要空气质量好、透明度高,这幅图就是北京空气质量改善的真实写照。北京的变化只是我国空气质量变化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
刷新重试诊断code:vid:uuid:requestId:播放时间:提示信息00:00 / 02:15确认取消山东海阳,国内最大核能供热项“暖核一号”核能供热工程日前正式启动今冬明春供暖。该工程将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20万居民送上温暖,全力做好迎峰度冬能源保供。作为我国最大的核能供热项目,“暖核一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