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国重器出大成果——,“中国天眼”的青年力量“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机械组组长姚蕊(左)和维保人员在舱停靠平台做升舱前的检查。新华社发39岁!“中国天眼”工程运行团队的平均年龄。如果只算大窝凼的现场团队,还要再年轻10岁。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
刷新重试诊断code:vid:uuid:requestId:播放时间:提示信息00:00 / 00:00确认取消西江流域有大大小小多座航运枢纽,一座座船闸就像西江黄金水道的一扇扇大门,对西江航运物流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守门人”,杨志勇深知责任重大。他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匠人初心,精研吊泵、装泵及水轮发电机机械维修……
远在天边的卫星,与平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有什么关系?2023服贸会上,中国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首次亮相。“别小看这只文具盒大小的蓝盒子,有了它,千米超高层建筑的高程测距精度可达十五万分之一,且能将600米高建筑的平面误差缩小到2毫米。”中国测绘学会理事、中建一局测绘专家张胜良对记者说。施工中……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警告二手烟的危害,各种各样的禁烟令也在帮助不吸烟者避免被动吸入有害的香烟化学物质。但一项新研究发现,烟草烟雾中的化合物可以通过附着在人们的衣服、皮肤和头发上,即三手烟,从而进入通风良好、禁烟的房间,甚至电影院。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家Georg Matt说,这些发现很有趣……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5月29日召开全体院士大会。两院强调,深化院士制度改革,严格院士标准,把好院士队伍“入口关”,加强院士队伍管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在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包含着院士群体的创新和贡献,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智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3月16日,科技部2022年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了第一届科技帮扶团2021年工作进展汇报,交流了支持定点帮扶工作经验做法,对接了定点县乡村振兴科技需求,研究部署了2022年定点帮扶工作。在会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邵新宇指出,要按照科技部党组提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支持力……
世界首个旋式铸造单晶炉日前在江西赛维集团研制成功。该旋式铸造单晶炉由中国科学院陈仙辉院士团队和光伏老牌企业赛维集团技术团队合作研制,由多晶硅铸锭炉改造而成,单炉硅锭重量可达1200千克。经测算,相比传统直拉单晶硅,旋式铸造单晶炉生产铸造单晶的成本要低20%,耗能也仅为前者的23%。业内人士认为,该成果表明我国光……
9月20日,一场以“科技为民,礼赞祖国”为主题的科普日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举行。近20家企业和机构在活动现场展示科技为民的最新科技成果。科普歌舞秀、知识类情景剧、科普讲座、飞行表演、科技体验等众多节目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了一场科普与艺术的饕餮盛宴。科技感十足的遥控航模拔地而起,直冲云霄,随着爱国歌曲的旋律展翅……
今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2周年纪念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宣告我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近些年,随着功能不同的各类卫星和航天器数量不断增多,所产生的空间碎片为后续发射任务的轨道规划和运行提出……
刷新重试诊断code:vid:uuid:requestId:播放时间:提示信息00:00 / 00:40确认取消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