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明了细胞大小的‘无人工厂’,光一照就‘开工’,能让肿瘤切除手术后的复发可能性大大降低。”10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叶海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无人工厂”由合成生物学设计,能够生产出免疫调控细胞因子,指挥机体清除残存癌细胞。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肿瘤细胞识别有“盲……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步志高团队研究建立了能同时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稳定、有效复制的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模型。研究发现,自然情况下,小鼠对新冠病毒不易感,因而研发出对新冠病毒具有易感性的小鼠感染模型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为深入探索新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机制提供了重要手段。相……
12月9日,生物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及其应用研讨会在京举办,会上发布了中科院生物资源目录。记者了解到,该生物资源目录汇集了中科院40个研究所76家生物资源库馆超过700万份生物资源数据,公众可以利用这一“一站式”平台获知中科院所有生物资源信息,并按需“淘宝”。图片来源:中科院微生物所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
真盔甲鱼家族添“新丁”!国际学术期刊《亚洲地球科学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我国科研人员关于真盔甲鱼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江西武宁发现了4.38亿年前的两个真盔甲鱼类新属种:俊卿清水鱼和刺猬安吉鱼。“这是江西首次发现真盔甲鱼类,也是迄今最古老、最原始的真盔甲鱼类化石记录。”3月30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动……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吉林省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春高新区)和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春净月高新区)建设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长春国家自创区)。这是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之后,国务院批复的第22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意味着长春市内两大高新区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区高质……
29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19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入选的2019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分别是:“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科创板鸣锣开市;开发出全球首款类脑芯片;首次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秘钥分发;用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首次解析非洲猪瘟……
2022年8月3日,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装车间,电装操作员在清洗电路板。新华社发福清核电机组外景(2021年12月1日摄)新华社发圆桌对话:嘉宾张卫红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罗先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方向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小军委员(中国运载……
图片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向建设核工业强国迈出坚实一步。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是我国在30余年核电……
刷新重试诊断code:vid:uuid:requestId:播放时间:提示信息00:00 / 00:00确认取消10月8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完成阶段性作业任务后顺利返航,抵达海南三亚锚地。这标志着“奋斗者”号已完成首次常规科考应用。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
新华社南京11月21日电 农业农村部日前总结并发布了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等10项“十三五”期间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20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0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发布了这10项成果: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