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洋重大工程穿上“铠甲”,——中科院海洋所科技报国70年系列报道之六海洋孕育生命,也蕴藏宝藏。随着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继提出,海洋研究、海洋建设、海洋开发进入跨越期。然而,矗立在海洋中的“钢铁巨人”却时刻面临着“海老虎”的侵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一直以降伏吃钢铁的“海老虎……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组合体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序幕已拉开。长征五号B,是长征火箭家族的一名新成员。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它的首次亮相,距离长征火箭家族第一次亮相,跨越了整整50年。五十年前的4月24日……
刘振兴:太空“奕星”探物理(一)人物简介刘振兴(1929—2016),生于山东昌乐。著名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61年在该所获得副博士学位。之后长期工作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应用地球物理所(国防科委空间物理及探测技术研究所、原七机部五……
9月29日,《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正式对外发布。同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发布会上表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十三五”期间,上海作为国家的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光不负赶路人。在充满无限希望的明媚春天里,一路风雨兼程的中国航天人正奋力实现新的突破。根据计划,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于4月下旬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择机发射升空,而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是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目前,飞船的测试工作和火箭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在文……
号角连营烽烟起,战鼓催征马蹄急。初秋时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展下半年高密度任务决战誓师大会,各参试单位慷慨激昂、意志坚定,坚决表示全力以赴投入后续高密度任务,凝聚起了牢记嘱托、接续奋斗、再创奇迹的磅礴力量。时光回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的双重考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坚持“两手抓、两手……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和新兴模式生物,10月9日,西南大学发布最新科研成果: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在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创建“数字家蚕”基因库,将我国家蚕基因研究推向设计育种阶段。对于家蚕基因的研究,之前仅有单一参考基因组及部分重测序数据,尚不足以……
3月22日,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翡翠大道文体中心二层的五指山市科技馆正式落成开馆。这是海南省首座县级科技馆,将为提升当地公民科学素质,助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据了解,2022年,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与中国海油公益基金会携手,在中国海油定点帮扶地海南省五指山市开展“中小科技馆共建行动”项目,共建五指山市科技馆。结……
8月27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第三届植被病虫害遥感大会上,对外发布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升级版。该系统是空天院已有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的升级版,与原版系统相比,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植物保护、农业气象等分析方法,实现对农林草重大病虫害繁殖区、重点危害区的时序监测,以及对病虫害迁飞……
近日,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十周年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全国各地、各高校共举办各类科学道德宣讲教育活动14.8万余场,接受宣讲教育的研究生、本科生、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达到3254万人次。2011年以来,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等部门持续深入推进科学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