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原地跃起翻跟头的警用智能机器人,可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人造血管,打破外企垄断的高端树脂镜片……5月19日,在山东省滨州市举行的2023年山东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300多种高科技产品亮相。这些产品来自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新能源等领域。科技日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山东省高端铝、智能纺织……
《宇宙大爆炸》影片局部截图 (本文图片均为剧场效果实拍)“在遥远的过去,整个宇宙曾经极其小、极其热、极其致密。从这个1厘米的小火球开始,这个既不大也不是爆炸的膨胀过程就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2021年2月4日,北京天文馆推出以宇宙的诞生和演化为主题的原创球幕新片《宇宙大爆炸》,展示迄今我们所知道的宇宙的……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举办的一次科学名家讲座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与青少年交流。 图片来源: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1998年夏,一份倡议书摆在了中科院科普领导小组组长郭传杰的桌上:“通过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形式,在科学家和青少年中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倡议书上,61个签名个个如雷贯耳:“两弹一星”元勋……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真正“踏上”(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也是首次实施火星探测即实现成功着陆的国家。天问一号着陆器最后着陆阶段艺术效果图(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以下简称六院)获悉,由该院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近日调试成功,产出液氢、仲氢含量97.4%。该套系统研制历时400多天,90%以上的设备采用国产,填补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氢规模化生产方面的空白,不仅在保障运载火箭燃料供给方面有重……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曼青院士团队陈彦教授、孙启彬研究员等在无线人体感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人体心电图实时监测,突破了百余年来心电图仅能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获取的局限。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IEEE移动计算汇刊》。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每年约有186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心电……
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黑龙江单元展示的种子墙。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 摄(光明图片)“这是真的水稻吗?”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黑龙江单元,一簇簇金灿灿的水稻吸引了一群小学生好奇的目光。“是的,这是从黑龙江省绥化市空运过来的,大家可以摸一摸、闻一闻。”讲解员指着水稻上方的种子墙说……
3月15日,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三峡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累计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32万吨,节约标准煤3.05万吨。该项目于2021年底全面投产发电,总装机22兆瓦,与可研设计中发电量数据测算结果相比,提前2个多月达成“亿目标”,成为藏中电网重要的电源点,为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
12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最高级别的科学盛会——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在开幕式的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国内的7位著名科学家进行了主题演讲。“人类社会可能的终极性颠覆技术是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演讲中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薛其坤说,在未来的40年到100年里,由于现代社会对能源的持续刚性需求,地球……
英国《柳叶刀》期刊日前同时刊发两篇社论,分别对中国和美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评价,并呼吁施行建立在科学决策基础上的解封政策。题为《中国持续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社论文章表示,中国为迅速遏制疫情作出榜样,各国应考虑借鉴中国的解封经验。同时,另一篇题为《美国COVID-19:一个关于时间的问题》社论文章指出,美国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