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自然》美国克莱姆森大学一个天体物理学团队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量化宇宙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在11月8日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的论文中,克莱姆森大学的Marco Ajello、Abhishek Desai、Lea Marcotulli、Dieter Hartmann与世界各地的其他6名科学家合作,设……
2019年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从8日在沪召开的“2019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形成“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的支撑保障格局。据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介绍,今年是中国极地……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其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作为单独一个部分列出,体现了科技创新对农业强国建设的突出重要性。对我国这样一个耕地和水资源都有限的大国来说,实现农业稳产增产,根本靠科技。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将……
中国气象局12月1日发布,经过6个月的业务试运行和今年汛期的“实战”考验,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王劲松介绍,两颗卫星在“实习期”表现出色,如今“转正”,在我国气象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业务卫星,风云三号E星填补全球数值天气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18—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7个基础前沿类重点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先后对港开放,香港19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获批成为试点单位,可自行牵头组织项目申报。共有17个由香港高校牵头申报或承担的项目(课题)获批立项,项目资助经费达1.38亿元。2019—2021……
科技为媒 九州同辉,——东西部科技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何以百花齐放春满园?“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西部有呼,东部有应。在科技创新有效带……
4月24日,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祝融号”脱颖而出。“祝融”这一名称,有哪些文化内涵?它对于中国航天史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祝融是上古神话中的火神,在《左传》《史记》《山海经》《礼记》等数十部古书中均有记载。相传,今湖南境内、中华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是祝融施行火政……
11月25日,在英国伦敦,嫦娥四号任务团队在获奖后与嘉宾合影。 图片来源:新华社 雷伊·唐摄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将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颁发给了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这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奖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率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颁奖典礼。2019……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研究发现水稻基因PSL1突变直接导致其叶片在低湿度和高光环境下发生超敏卷曲,从而提高耐旱性。这揭示了水稻细胞结构和水分关系的作用机理,为提升水稻抗旱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
土卫二是太阳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外星球之一,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郝记华等人研究发现,土卫二的冰下海洋中可能含有丰富的溶解态磷酸根,能够支持潜在微生物的起源与繁衍。这个发现填补了土卫二海水宜居性研究的空白,为人类未来探测土卫二可能存在的生命提供科学参考。土卫二是土星第二颗被人类发现的卫星,它的一大特点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