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天和核心舱作为搭建中国空间站的“第一块积木”,率先落户于中国空间站核心位置。为实现核心舱至少在轨运行15年的设计寿命要求,其推进系统成为目前中国航天飞行器推进系统中最复杂的一个,首次实现完全自动化,首次在航天器上配置电推进发动机,首次设计了部分设备在轨可更换维修方案。天和核心舱推进与补加系统设计研制……
我国航空重磁测量系统实现设备小型化和智能化,给地球做“CT” “中国制造”显身手近日,挂载航空重磁测量设备的彩虹-4无人机,完成了5000测线千米的示范应用飞行任务,顺利降落在东部沿海某机场。这标志着彩虹-4无人机航空重磁测量系统已达到生产应用的标准,未来可在我国海洋以及高原开展航空重磁综合测量飞行任务。此次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日前举行的第S5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又提到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科技后备人才的早期发现事实上,我国在40年前就开始了青少年科技人才早期培养的探索。197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创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
2019年1月10日,傣风浓郁的曼拉村99号院迎来了一户特殊的“居民”。从这一天起,这个“小院”就发生很多令村民感到新奇的事。搬到田间地头北倚青山、流沙河环绕的曼拉村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新来的“居民”叫“云南大学多年生稻科技小院”(以下简称“科技小院”)。科技小院驻扎着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的师生……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发布。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建议》提出要“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根据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我国企业内部支出中基础研究经费为28.94亿元,占企业R&D经费的0.2%。在中国……
2021年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关情况。北京市副市长、秘书长靳伟表示,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近日,科技部、北京市会同国家……
人民日报深圳7月17日电 7月17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新华、同济大学教授周颖、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邹丽等48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由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共同发起,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
刷新重试诊断code:vid:uuid:requestId:播放时间:提示信息00:00 / 02:14确认取消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65人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平均年龄57.4岁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的“大科学装置群”,又有新成员“加入群聊”。记者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获悉,历时5年半,经历紧张建设和精细调试,位于浦东新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项目,近日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全球建成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仅有8台,其他7台分别位于德国(两台)、美国、日本、韩国……
综合外媒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4月底公布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项链星云”(Necklace Nebula)最新影像,形容它就像“宇宙级的钻石项链”。据报道,项链星云于2005年首度被发现,是人类新发现的星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拍摄到的“项链星云”(Necklace Nebula)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