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互补发展,——雅砻江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现场探访两河口水电站。王小锋 摄(影像中国)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腊巴山风电场风机吊装现场。张富君 摄(影像中国)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徐健 摄(人民视觉)核心阅读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科学规划……
图片来源:新华社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个英雄群体。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向新冠肺炎发起挑战的人,——记中国科大新冠肺炎防控科技攻关临床研究团队魏海明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东升摄2020年1月29日大年初五的上午,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的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附一院)副院长、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专家组组长徐晓玲打了一个电话……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伴随着嘈杂的电波声,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这缥缈而神秘的乐曲让华夏儿女心潮澎湃,也让世界为之震惊。中国由此迈出了探索浩瀚太空的第一步。5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奔向浩瀚宇宙的步伐愈发坚定豪迈。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服务全球到……
7月7日,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国际期刊《细胞》子刊《细胞通讯》在线发表了该院刘冰和王亚文教授团队在噬菌体抑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其首次发现的噬菌体编码细菌糖代谢通路的抑制蛋白并为其自主命名:PEIP。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研究革兰氏阳性菌的模式生物——枯草芽孢杆菌专属噬菌体SPO1抑菌基因的过……
6月3日00时17分,作为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卫星,风云四号B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至此,我国风云四号A星、B星实现双星在轨、东西布局的业务模式,对确保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意义重大。那么,到底什么是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放眼全球,风云四……
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表示,目前研究结论显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仍然是主要传播途径。吴远彬表示,到目前为止研究的结论显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仍然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路径,这个结论也体现在我们修编的第六版的诊疗方案当中。前一段时间,世卫组织专……
为空间站运输货物和补加推进剂,并将空间站废弃物下行带回。一去,一回,就是天舟货运飞船最朴素的使命。9月20日,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启程,浪漫的中国航天人向空间站送上了来自祖国的“惊喜礼包”。按照工程总体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及建造阶段会发射天舟二号至天舟五号4艘货运飞船,货物舱均为全密……
记者14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通过分析水稻稻瘟菌如何利用效应蛋白操控线粒体分裂,探究了线粒体分裂和抗病反应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明确了线粒体动态发育在植物免疫反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水稻稻瘟病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2020年8月26日,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领雁”AG50轻型运动飞机在湖北荆门进行首次试飞。上午8时38分,AG50犹如一只领航的大雁,迎风而上,振臂高飞,轻盈翱翔。在经过12分钟平稳飞行后安全着陆,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刷新重试诊断code:vid:uuid:requestId:播放时间:提示信息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