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两名!中国创新排名上升至12位的推动力从何而来?,——专家解析《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第12位,处于全球创新领先集团,仍然是跻身综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首次进入东南……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中绽放青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报告中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门进行阐述,在一线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党……
2019岁末的天象可谓是好戏连台。12月中旬双子座流星雨将迎来极大,虽然受到月光干扰,但它依然是全年最适合观赏的流星雨。26日将上演日环食天象,届时我国虽然观测不到日环食,但全境都能看到食份不等的日偏食。一亮一暗 金星年底“赶超”土星金星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可见的机会要比水星多。今年年初金星还是晨星,到了4……
3月24日,一向以权威著称的《科学》杂志发布报道,荷兰、英国、德国、澳大利亚4国研究机构即将开展一项特殊的临床试验:验证已有百年历史的抗结核疫苗——卡介苗,能否有效加强人体免疫系统,帮助人类抗击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5月3日,日本爱知学院大学浅原正雄博士也对卡介苗的“抗疫效果”提出质疑。那么,卡介苗能否助……
7月2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在白令海公海海域进行大洋科考作业演练。北京时间6时30分,参加演练队员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登船大厅集结完毕,前往各自工作位置核查演练准备情况。北京时间7时整,演练先后在“雪龙2”号的舯甲板和艉甲板展开。舯甲板的演练项目包括水样采集、浮游生物拖网、颗粒物剖面观测等内……
生物多样性危机不在衰减,在重组,海洋生态系统所受侵蚀超过陆地人类活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生物多样性。二十多年来,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间关系的诸多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驱动着基本的生态系统过程,调节着它们的时空稳定性。尽管人类在极力维护生物多样性,但这些努力未能阻止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科学家已经知道气候变化和其……
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出门要先看看天气预报。其实在太空中也是如此——空间环境预报对保证航天员的工作、保障载人空间站的安全非常重要。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承担着空间环境预报的任务,不仅要为发射任务提供空间环境保障服务,还将开启全天候的空间环境保障模式,不间断地为我国载人空间站的在轨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影响载人空间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新词”迅速成为从事科研工作的代表委员嘴里的“热词”。在谈到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一句平实的话语,背后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以市场机制在更大范围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将更多创新主体的智慧、能力调动起来。挑战世界科技前沿、突破……
4月21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众多科技企业表示,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对推动各国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具有重大意义,也为人类共创美好未来凝聚起广泛共识和强大力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世界正在……
“中国制造”的华丽转身,——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型成就展特写7日,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北京展览馆人潮涌动。从9月24日开始向公众开放的“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吸引了众多目光。刚刚在国庆庆典上“露过脸”的彩车也开进了成就展的现场。在北京展览馆门口的广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