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航海日,国际航海日是全世界航海员们共同的节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远望3号船,聊聊关于航海的那些事儿。船舶的眼睛我们知道古代的航海技术十分落后,航海员们通常根据天文方位、地形水位等方法判断方向。一旦天气状况不好,满天星星躲起来的时候,航海员们就傻眼了,往往会迷失了方向。遇到桃花源、发现新大陆的是幸运儿,而……
量子计算机,已成为引发激烈角逐的科技前沿。而且,相关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引发强烈关注的,是两大科技巨头在此领域的进展:IBM于上月宣布,将于今年10月中旬正式发布拥有53个量子比特的可商用量子计算机;随后,谷歌研发团队在一篇论文中透露,已首次实现量子霸权。与经典计算机大不相同据外媒报道,IBM即将发布的53……
刷新重试诊断code:vid:uuid:requestId:播放时间:提示信息00:00 / 00:00确认取消第122254次实验!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
2022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9月17日启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一封沉甸甸的家书、一封由院士和艺术家共同写下的手札,在9月17日,这三封承载着老一辈科学家科学精神、中生代科研人员科学探索、青少年科学理想的信件,将完成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和传承,也将拉开2022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大幕。新民晚报记者从9月14……
7月23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着力打造海事系统北斗应用技术、政策制度、标准规范、应用管理“四位一体”的完备体系,全面启动海事公务车、船、导助航设施北斗设备的安装应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介绍,交通运输行业是北斗系统最大的民用用户之一,长期以……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精神抖擞再出发,——科技工作者热议习近平主席2020年新年贺词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中国人要圆“中国梦”,科技当仁不让地成为引擎。2019年最后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一经发表,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温暖振奋。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历数了过去这一年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
科技如何助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科技热词5月2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个特殊年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往年比更为简洁,干货满满。正如报告所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增强发展新动能”成为重要工作内容。这其中,科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加……
9月22日,在2020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期间,我国多家水下机器人企业展出了其最新推出的机器人产品,并且在青岛海科展的舞台上一展身手。轻工业级水下机器人用途广潜鲛P100是一款为专业用户和政企用户设计的轻工业级水下机器人。采用8推进器全矢量布局,360度全方位移动。最大航速3节、深度100米、最大水平半径20……
浩瀚苍穹上,“祝融号”火星车稳健穿越沙丘地形,探测仪顺利开启“捕捉”神秘数据;寂静海洋里,“海斗一号”朝着更深处突破极限;坚硬地表下,“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向地心奋力挺进;纵横铁轨间,“复兴号”高铁飞奔驰骋,彰显中国速度……这些令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无一不蕴含着东北元素。东北曾孕育出中车长客、中国一重、沈鼓集团等一……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阶段。2021年将陆续实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多次任务。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任务目标。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